" />
发布日期:2017-05-16 信息来源 : 中国税务报
近年来,随着国内外企业之间关联支付活动的增多,隐藏其中的关联方支付费用转让定价问题也日益凸显。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涉税问题及时实施反避税调查,确保税收不流失,是税务机关必须加以关注和研究的课题。
结合本案的查办经验,税务机关国际税务部门在对外付汇备案管理工作中,要加大企业大额关联对外支付信息监控力度,认真审核企业向境外关联方支付各类费用的合同协议,以便从中发现涉税疑点,及时为关联支付反避税调查提供线索,本案的线索即来源于对企业大额对外支付信息的专项核查。
在开展反避税调查工作时,税务人员应在准确适用税收法规的基础上,对企业关联支付行为进行科学客观的调查和取证。国家税务总局2015年第16号公告明确了关联企业间支付费用行为是否合理的判断条件和标准,为税务人员有效开展反避税调查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政策保障。
反避税调查过程中,税务人员可根据实际功能、承担风险、实质性经营活动、经济利益和价值创造等要素,科学分析评价关联企业相关合同事项发生的真实性、费用收取的合理性以及经济效益的受益性,以此判断关联企业间支付费用行为是否合理,是否存在避税行为和事实。(《中国税务报》2017年5月16日 06税案传真版 衢州市国税局国际税务处副处长 柳莺)